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研活动 > 校本教研的收获

校本教研的收获

2009年10月30日 21:01:22 来源:河曲县实验中学 访问量:756

 

        实验中学教研评估(实中教研室09.10

   

 

    从9.22——10.28历时六周,教师授课90节,听课教师约700人次,范围是全校三个年级的所有26个科目。校长张志荣、副校长及教导主任、教研主任、教研组长等始终跟组进行了听课和评课。全体老师都参加了听课、评课,收到了预想的效果。

      1、被各组评出的优秀课有:语文组——邬彩霞、秦青娥、樊俊娥、邬丽、刘悦、李永梅、刘红霞、刘向东;数学组——刘爱华、许彩云、郭婕、赵丽珍、辛振英、吕敏、付青云、石俊梅、张新态、王静;英语组——郭华、王艳芳、田晓琴、何永琴、张红梅、张润、刘晓梅、王贺华 ;物理组——刘彩琴;胡继娥、王胜;化学组——王飞燕、白晓艳、王彩亮 ;政史组——乔晓梦、程红艳、黄俊明、张金玲、李新华、张芳等同志的课讲得有声有色效果非常的好。只有个别老师因故未讲。

    2、多媒体的普遍使用,90节课中,均不同程度的使用了多媒体手段和学案授课模式。这两种课型容量大、节奏快都有效的去除了过去那种教学中的随意性,增加了有效性,深受学生喜爱。多媒体教学有利于课堂的生成, 听课师生一致叫好。 同年级同科讲同一节课,好处多多,便于研究。所以今后定位为必须坚持的制度,只要讲课,坚持之。 全校各科学生都建立起了笔记,特别是语数英物化等科目笔记相当有水平,非常利于学生的学习。 按规定语言授课,英语是全英授课,其他科普通话授课,这一点也是今后必须坚持的传统。如普通话讲的流利的:刘红霞、乔晓梦、邬彩霞以及50多位年轻老师说的就是好。 约有60多人的课节奏快备受青睐,是人们认为的好课,是干净利索上得痛快的课。

     课堂结构正在悄然无声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,教师少讲、学生多说、多做正成为我校课堂的一种时尚。课堂上学生活动明显多了,课上学生学会的明显多了。事实再次证明,改革是必须的,不改是没有出路的。我们学校已成为全省课改实验校,要加大改革的力度,彻底地改,希望大家迅速步入此轨。

       待改进之处:

      1、情境创设不够。所谓情境就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,获取一些事实,如英语、语文、历史、数学、政治、地理、生物、美术、音乐、物理、化学学科没有很好的情境来打动学生的思维,学生哪有胃口听我们的课?有部分老师以歌(郭华、王艳芳等)创情,也有些老师以图(张润)创情,有些老师依事(刘向东)创情,有的以理(张芳)创情。

    2、板书个别老师没有预设。好板书是好老师一个重要标志。过去,张荔同志刻意设计板书,讲树能设计成树,讲书能设计成一本书。我们现在是用多媒体好多人不板书,学生评价问题时老师不板书。其他课即是有板书也只有打框架没有三级内容。板书随意不定,了草。好板书最少也得有三级吧。板书的要求是:课题、左中是主版右是副版,老师写的要靠上点。字要工工整整,不能有丝毫的马虎。板书代表一位老师的形象,代表你的思维,看你是否有逻辑性。多媒体少用彩色字而且要用大字。

   3、课堂上学生回答声音低,这个所占比例还大,要作为一项基本训练来对待,不能等闲视之。平时没训练,到时学生就不敢。这个表达问题实际是改革一个关键问题,可以培养学生的胆量、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、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、积极性,不是个小问题。

   4、学生回答不出问题。有些课学生回答问题总是照本选科学生不能脱本而答,语文的古文翻译也是如此,只能念课本注释,学生大量用参考书直接拿来回答问题。有不少课堂老师问学生不答,老师再问学生还是不答。学生答不出来是属于什么问题?究其原因恐怕还是老师的问题。老师设计的那个问题一是离了谱,学生揣摩不着边际,二是超出了学生的生活视野,学生无话说,三是老师没有引导学生向问题的题干进行发散性思维。总之,问题的设计如何完全代表教师一节课的授课水平,凡是课堂气氛热烈,学生的胃口能被调的老高的课堂,肯定是好课,这是因为这位教师设计出了水平的问题。所以说,下一步要求全体老师都要在问题的设计上做文章,善于设计问题,挖空心思地设计,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,以让学生能够回答出问题来。

   5、对教材的理解差。现代的教材有一个共同特点是:设计的简单,便于学生自学,图文并茂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感官,但是知识往往是分散给予,零散难学,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了难度,为了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,就需要我们老师做两项工作:一是补全工作,适当适时的补充一些暂时不学或者前面已学的知识,为学生搭桥铺路;二是补足,就是把该了解的都了解到,该练习的都练习到,让学生五到:心到、眼到、手到、耳到、口到,尽量将知识归纳成为系统的、全面的网络。帮助其理解,协助其消化,指点迷津,大胆运用,向吃透吃通方向努力。 教材处理的不活。我们学校在处理教材上有不少人不能突出重围,独立处理,仍然停留在对教案书或教参书的崇拜和迷信之上,没有达到设身处地用自己的认识来处理教材这一高度。可以告诉大家我们有些老师的课之所以上出水平,就是因为么能放开手脚大胆处理教材、大胆调整顺序、大胆进行重新组合、大胆以一个悬念切入教材的缘故。不是我们没水平,是我们没有去开发,自然就设计不出符合逻辑性、符合学生认识规律、符合学生思维的课来。我们现在课堂上随机生成的有价值的东西往往没有被教师重视,这就是我们的观念在作怪,课堂上产生出的疑点哪怕是错误,正是我们引人注目的可以活跃课堂的催化剂,我们如果能巧妙运用课上的这些活物,并且刻意制造疑点、趣味点,我们的课必然会活起来。我们在备课上,核心是备教师个人的东西,而好多人却是千篇一律搬来搬去抄来抄去,这种教案不会有多少学生味,不会有思想,不会有逻辑、不会有思维,只能匆匆的来,然后是匆匆的去。在这里,给大家通报优秀教师郭华同志的一个秘诀,她的课人人说好,不仅表现在流利口语上,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材的重组和处理上。她能把一节课完全用自己的认识、自己的思维进行组合,非常受学生的欢迎。教师听了也很乐意。

    6、课堂练习少。大约有30%的人没有把课堂检测作为上课的主环节。只是用三五分钟设计三五个小题检测,也有的课堂检测操作不当,所有的答案都是由老师说了算,这是非常错误的,应该是让学生评价对错。也有的老师根本没有放手的理念,以为教学生就是教知识,讲结果,这就是大错特错。也有的老师对教什么认识不明确,以为只要把某个公式、定义教给学生就了事,其实重要的工作不是教那个公式定理,而是教公式的产生和形成。总之没有练习的课往往是无效课,老师期望值高,学生得到的少。

    7、不善于让学生展示自我。这次听课中,有好几节课,学生举手的很多,结果老师说下次再说。这是对学生高涨的学习积极性的严重打击。如果你借此机会能让学生发表一下他的独到见解,学生的积极性不是马上就被调动起来了吗?从此他会对老师非常敬重,对课程也非常的爱学,就这一下,一个简单的动作,会把学生训练的服服帖帖,听你的话,跟你走,其实就达到了我们想要的那种教育目的了。平等、民主、主体、尊重在什么时候体现呢?请大家思考。

     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课和传统课的区别,标志是什么?其实是一个字——“活”。让学生动起来,包括所有的感觉器官,核心是动脑,其次是动手,效果超过动耳、动口,体现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,老师是为主人服务的。活课的基本要求是:流露真情实感以真人真事来上课,教师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,在课堂上把学生调动的淋漓尽致。总之改革课是针对没人听进行的,城关当教师,班大人复杂,作为教师上课得有两下能镇住学生,讲话能吸住学生,否则你就教不成。请所有的教师都要坐下来备课,怎么备?按模式备。备你个人的认识过程,按主环节备、备自学指导、备评价、备检测、备板书等,以此提高课堂效率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

编辑:大海
上一篇:化学方程式
下一篇:想高效吗?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河曲县实验初级中学 特此声明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 ICP证 京ICP备13002626号-8 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
联系地址:黄河大街北工农兵剧场东侧 校长:杜彦凯
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